2019-12-03 09:58:54 2646
2015年,“中巴经济走廊”项目正式启动,该项目除了为巴基斯坦经济发展带来了项目和资金,还催生出“汉语热”。
据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(NPR)网站10月9日报道,萨利姆•阿巴斯(Saleem Abbas)是那种上课要坐前排,还要抢先回答问题的学生。课堂上,他很积极地跟着老师学习汉语表达:“这是你的家人吗?”老师说一句,他学一句。接着又说:“我有一个妈妈。”
学习汉语对阿巴斯来说意义重大。阿巴斯今年17岁,来自巴基斯坦大山深处的一个小村庄。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,领着微薄的退休金,只能留在老家。阿巴斯还有四个兄弟姐妹。他和叔叔生活在伊斯兰堡附近的一个小镇上,这里经常风沙漫天。他的房间里只有一张单薄的床垫,无论睡觉还是学习,都只能在这张床垫上。老家还没通网,阿巴斯只能每个月给母亲打一次电话。
他用磕磕巴巴的英语说道,“每月我都要问问妈妈身体好不好。她总是哭,但是我不能哭。”
为了供他读书,家里几乎花光了积蓄。如果学会了汉语,他就可以申请去中国留学的奖学金。他相信有了中国大学的文凭,外加一口流利的汉语,回到巴基斯坦后,就有机会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。这样一来,他就能供弟弟妹妹上好学校读书了。
在巴基斯坦,汉语俨然成了打开财富大门的钥匙。
他说:“懂得汉语能让巴基斯坦走向繁荣,能让巴基斯坦人找到工作,中国也能帮助巴基斯坦向前发展。”
阿巴斯刚刚学完伊斯兰堡国立现代语言大学(National University of Modern Languages)初级汉语第一年的课程。巴基斯坦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,至少有三所名牌大学和三所私立学校为数百名学生开设了汉语课程,大部分都是近几年才开始的。2015年,中国和巴基斯坦签署了谅解备忘录,“中巴经济走廊”正式启动,涉及一系列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。
中国在巴基斯坦进行投资,提供贷款并派驻专家,修建新的公路、地铁、港口和发电厂,改变了巴基斯坦。数以万计的中国人跟随项目来到巴基斯坦。官方表示,需要大量翻译、律师和管理人员,但都要求会讲汉语。
这体现了中巴关系的一个重要转变。中巴友谊可以追溯到大约70年前,两国关系建立在对安全问题的共同关注上。现如今,中巴两国的友谊已成为两国人民的友谊。
教师紧缺
阿巴斯就读的国立现代语言大学高级汉语教师拉西达•穆斯塔法(Rashida Mustafa)表示,学校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就开设汉语课了。那时候,一般会开三个班,两个初级班,一个高级版,每班20人,大部分学生都是军官。
现在学校里有500名学生在学习汉语,学校增设了早课和晚课。2014年只有10名汉语教师,现在增长到了40名,中国大使馆还派来了2名汉语教师志愿者。
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公使衔参赞赵立坚说,“需求越来越大,大使馆经常收到请求,许多名牌大学都想开办汉语课程,都需要中国志愿者。”
赵立坚说,但是他们缺少汉语教师。针对这一情况,2016年,中国政府和大学向巴基斯坦提供了5000个奖学金名额,远远多于其他国家。
中国希望,在享受奖学金的学生中,能有一部分回到祖国教授汉语,使巴基斯坦的学生一直能学到汉语。
即使没有奖学金,也有越来越多的巴基斯坦学生赴华学习。2016年,在华巴基斯坦留学生总人数约为2.2万人,赵立坚指出,与过去6年相比,人数增长了“十多倍”。他还表示,目前,巴基斯坦是赴华留学生第四大生源国,仅次于韩国、美国和泰国。
尽管如此,在巴基斯坦开设汉语课程也遇到了难题。穆斯塔法说,大部分学生都退课了,因为他们都觉得汉语太难了。
她说,“刚开始学的时候,大概两周左右,学生们就会抱怨道,‘我的妈呀,太难了,汉字太难写了。’”
大部分受过教育的巴基斯坦人都会讲英语,精英阶层还是会把子女送到西方留学。要追赶英文,汉语仍需努力。
伊斯兰堡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张道建的学校有400名学生。他表示,孔子学院正努力让这些巴基斯坦的学生了解中国文化,希望能减少文化上的隔阂。他的学生也庆祝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。
巴基斯坦民众对中国有着浓厚的兴趣。对于巴基斯坦人而言,到澳大利亚或英国等国留学往往意味着高昂的学费和开销,相对来说,中国大学的学费更低,奖学金覆盖度更高。他们也说相比其他国家,中国的签证更好拿。
许多巴基斯坦人来过中国,回国后对中国赞不绝口,这就使得巴基斯坦民众普遍觉得中国很赞。
阿纳姆(Anam)今年21岁,来自伊斯兰堡。她用英语说道,“我喜欢中国!我想去中国,我有朋友在那里,他们都说住在中国感觉很棒,所以我想我这辈子一定要去一次。”
跨国婚姻
有时候,密切交往也能激发爱的火花。巴基斯坦姑娘祖奈拉•蒙塔兹(Zunaira Mumtaz)和她的中国丈夫尹航(音)结婚四年了,他们的女儿刚刚会走。他们开玩笑说女儿是个混血。蒙塔兹叫女儿巴基斯坦名字,孩子他爸则叫女儿的中文名,夫妻俩用英语交流。
小两口相识于2011年的情人节。那时,蒙塔兹正在伊斯兰堡一家酒店里做免费的针灸治疗,而尹航则是中国针灸师的翻译。
蒙塔兹说,“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他。”
尹航回忆道,“我记得那时她笑了,冲我笑的。”
尹航离开巴基斯坦后,两人通过社交网络取得了联系。没过几个月,尹航就飞到巴基斯坦向蒙塔兹求婚了。
巴基斯坦女孩嫁给中国人这种事太少见了,所以蒙塔兹的父亲最初并不赞成这门婚事。夫妻俩用了4年的时间才让父亲接受了这个中国女婿。
尹航说这很值得。
他说,“结婚前,我总觉得缺点什么。”结婚之后,“一切都圆满了。”
蒙塔兹说,她发现在巴基斯坦中巴跨国恋越来越多,她觉得这是“中巴经济走廊”的作用。
她说道,“你会发现,人们修路的时候(指大规模道路工程项目)其实也是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。”
只不过,通往新世界的道路也存在荆棘。蒙塔兹正在努力学习汉语,她表示,不会汉语,她就很难融入中国。
这对夫妻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巴关系。在中国的影响下,巴基斯坦正在发生变化。不过,沟通两种文化、拉近两国民众的距离可能不像学习一门语言那么简单。
返回顶部
关注我们了解更多